校企深度融合 共商人才培养

发布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数:150

摄影:李振  审核:伍龙  上传:张洪武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为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积极探索校企高度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全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查工程问题的能力,打造应用型创新人才新模式。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与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经过反复酝酿和协商,于2019年9月12日10:00在3号实验楼A106会议室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和校外“学业导师”聘任仪式。参加仪式的有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红军、总工程师马家林、丁又跃,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党政领导,仪式由分党委书记王战修主持。

王战修代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对吕红军一行致欢迎词,院长杨国诗介绍了学院办学与人才培养概况,吕红军介绍了企业行业发展态势。随后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和校外“学业导师”聘任仪式,并举行了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

本次校企合作,采取“315”模式,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强,能让校企合作真正落地开花结果。

“315”模式,“3”指本着学校满意、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的合作精神;“1”指坚守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企业行业所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核心;“5”指为实现3个满意1个核心所设立的5个保障支点: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确定1-2门企业行业需求的核心技术应用型课程作为方向选修课,共同建设,主要开发线上MOOC资源+线下基于项目现场实地教学的课程,本选修课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工程师或教师(一师一徒)带着做、带着学,主要放在暑假小学期进行,使选修课成为学校与企业连接的纽带,补好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二是从学生选修本企业行业的方向选修课开始,配套设立专业见习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及实习就业一体化(助推制)的新保障措施贯穿整个过程;三是设立新生入学教育的专题交流讲座和不定期学术讲座的方案,加强对技术发展前沿和企业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了解,并聘任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学业导师”;四是围绕企业行业技术需求,构建机电控制类设备故障预测、诊断、检修技术以及产品研发的校企科研平台,设立校级技能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升师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拓宽创新创业学分获得的渠道;五是企业设立奖(助)学金激励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