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机器人大赛

发布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05-21浏览次数:10

竞赛简介

 项目名称:安徽省机器人大赛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大赛旨在推动和促进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算法与程序设计、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促进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程序设计特别是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学习微处理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微处理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激发在校大学生学习数字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在校大学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优秀人才。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是安徽省机器人大赛(Anhui Province Robot Competition)下设四大赛道之一,属于B类赛事。

、竞赛目的

为推动和促进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算法与程序设计、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面向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举办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大赛旨在推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和激励大学生在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特别是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媒体等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机器人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设4个赛道:

1)机器人赛道;

2)程序设计赛道;

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4)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二)竞赛方案  

1)机器人赛道采用现场赛形式

每支参赛队伍依据竞赛规则和打分标准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开发,以对抗赛形式进行现场比赛,由评委打分决定其成绩。

2)程序设计赛道采用现场赛形式

竞赛进行中,每个参赛队拥有一台计算机,每一道题均采用程序求解,参赛队通过比赛系统在线提交源代码,后台服务器通过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正确性判断,每个测试点的判定结果实时反馈给参赛队伍,系统反馈的判定结果及其含义如下所示:

判定结果

含义

+

通过

x

答案错误

r

程序因为非法内存访问或未处理异常而结束,常见的有数组越界等

t

程序运行的时间超过题目规定的时间

p

程序输出的答案是对的,但是换行或空格等不符合输出格式要求

m

程序使用的内存超过规定的内存限制

o

程序输出的内容过多,超过了OJ的限制,请检查程序中是否有可能存在无限循环输出

编译错误

提交的源代码没能通过编译

例如:某题共有10个测试点,某队伍提交代码后,系统反馈结果为:++xxrrtt++,该反馈结果包含10个符号,分别代表相应测试点的判定结果。对于上述反馈结果,可以发现,该提交代码通过了1,2,9,10测试点,其中3,4测试点答案错误,5,6测试点运行时错误,7,8测试点运行超时。

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采用现场赛形式

具体以“最小系统板+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完成竞赛。

最小系统板分为A、B、C、D、E五类平台,竞赛A类平台:以8位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竞赛B类平台:以32位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竞赛C类平台:以FPGA芯片作为处理器的嵌入式平台;竞赛D类平台:以典型分布式方式组建的多节点Android平板电脑应用平台;竞赛E类平台:基于搭载Xilinx Artix-7芯片的 FPGA开发板平台。

功能模块由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包括键盘、传感模块(数字或模拟信号)、LED、LCD、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信号控制单元、电机驱动等应用模块。

学生需要根据任务完成硬件搭建和软件代码的编写,比赛提供相关硬件技术手册、编程软件和其他相关调试工具,但不提供所用开发板例程(特殊设备驱动程序在赛题中给出),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独立开发的能力。

竞赛平台:A、B、C、D、E平台及相关模块由参赛队自带,决赛统一要求平台(自带或者技术支持单位提供),并接受组委会组织的赛前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带入赛场。

竞赛现场提供材料如下:

赛场竞赛用台式电脑1台/队,每台电脑上已安装好竞赛用编程调试软件及驱动以及相关硬件技术手册。

1)A平台,以8位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的嵌入式平台。

硬件上采用“最小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最小系统推荐但不限于51系列的STC12C5A60S2为核心CPU。功能模块由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组成,如输入接口包括键盘、各类串行或并行通信的传感模块(例如温度、红外、超声波、光照等);输出接口包括数码管、黑白液晶点阵、驱动电机等模块。

软件上推荐但不限于Keil uVision5程序编辑器,程序烧录器stc-isp-15xx-v6.85。

注意:不允许使用带有硬件在线Debug功能的仿真器。

2)B平台,以32位单片机作为处理器的嵌入式平台。

硬件上也采用“最小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最小系统推荐但不限于ARM系列的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为核心CPU。功能模块由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组成,如输入接口包括键盘、各类串行或并行通信的传感模块(例如温度、红外、超声波、称重等)、超声波模块等;输出接口包括数码管、彩色液晶屏、驱动电机等模块。

软件上推荐但不限于Keil uVision5(for ARM)程序编辑器,程序烧录器:mcuisp V0.993。

注意:竞赛环境提供库版本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和HAL库,但不允许使用带有硬件在线Debug功能的仿真器。

3)C平台,以FPGA芯片作为处理器的平台。

硬件上也采用“最小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

最小系统推荐但不限于Altera的CycloneIV系列E4CE22/4CE40、Cyclone10系列10L006,Xilnx公司Spartan-7、Artix-7FPCA等四类微处理器为核心CPU。

基本功能模块包含:

扫描驱动类接口:8位数码管显示模块、16x16LED点阵、4x4阵键盘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蜂呜器等。

通用数字式接口:8位按键输入模块、8位拨码开关输入模块、LED时钟模块、摄像机接口等。

模拟、数字器件及接口:A/D转换模块、D/A转换模块、CAN接口电路、RS485接口等。

软件上采用QuartusII 18.1、Vivado2019集成开发环境,基于C、Verilog或者WHDL语言开发,以MicroBlaze软核为基础,重点考察典型FPGA的应用、数字逻辑设计、EDA开发能力、CPU设计能力、典型FPGA/SOPC的应用能力等。

4)D平台,以典型分布式方式组建的多节点嵌入式应用平台。

硬件上包括功能节点和主控节点。功能节点是以16位或32位单片机为核心配以传感器模块、传输模块(WiFi或蓝牙)而成的,可以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和驱动输出功能的系统(可视为具有无线接入功能的A、B平台);主控节点是Androi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多个功能节点可通过WiFi局域网络或蓝牙网络接入单个主控节点。D类嵌入式平台,旨在重点考察安卓应用程序设计与应用。

软件推荐但不限于Ecplise Mars Release (4.5.0)、JDK 1.7.0、ADT-23.0.6、Android SDK等。要求在PC端设计安卓应用程序,在线调试或下载至主控节点,实现功能节点数据采集或控制输出。

注意:功能节点固化了嵌入式程序,上电即可直接工作无需编程;竞赛环境提供主控节点与功能节点的通信协议和部分必备基础源代码。

5) E平台,以搭载Xilinx Artix-7 芯片的FPGA开发板作为竞赛平台。

E平台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的硬件平台采用搭载Xilinx Artix-7 芯片的FPGA开发板,EDA软件采用Xilinx Vivado开发环境,版本为2018.1或更高。决赛的硬件平台采用搭载Xilinx Artix-7芯片的FPGA开发板,开发板和相关辅助资料会统一提供,EDA软件采用Xilinx Vivado且版本统一。

E平台侧重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基于Verilog语言开发,重点考察组合和时序逻辑设计、基于精简指令集的CPU功能部件设计和系统总体设计、仿真和验证的能力,以及利用所设计的CPU进行计算问题求解的能力。

4)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采用作品赛形式

本赛道比赛分为A类项目与B类项目。

1)A类项目内容

A类为通过网络征集数字媒体作品,并通过网络评审和线上答辩进行。作品内容分为数字媒体开发应用和数字媒体设计应用。每支参赛队伍3人,只能提交1项参赛作品,每项作品只能属于一个类别。作品内容主题限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对象应在安徽省内;作品技术主题限定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要求作品步骤中必须有AIGC部分或者作品本身为AIGC技术创新,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2)B类项目内容

B类为现场发布任务,在要求时间内完成,通过网络资格赛和现场比赛进行。围绕虚拟现实应用,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虚拟现实创作引擎进行作品开发。每支参赛队伍2人,要求自行携带笔记本电脑(2台),提前安装指定软件,在4个小时内完成比赛任务,最后按次序向专家展示设计效果。

、竞赛方式

本次大赛中,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按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方式进行。初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即参赛队伍在指定的本校比赛场地进行比赛,竞赛组委会开展网上监赛,并采用与决赛阶段基本相同的比赛要求。

其他赛道的参赛队伍均需通过所在学校校赛选拔后,报名参加决赛阶段比赛。

、竞赛流程

2024年1-3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国赛规则,结合安徽省特点,研讨比赛规则;

2024年3月底,发布比赛规程。

(一)机器人赛道

2024年1-3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国赛的规则,结合安徽省的特点,研讨比赛规则;

2024年3月底,发布比赛规程;

2024年4月初,举行赛前培训;

2024年3-4月,各参赛学校组织校赛,选拔推荐优秀参赛项目和参赛选手;

2024年5月1日-10日,在比赛官网报名;

2024年5月24日-26日,举行现场决赛。如遇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竞赛安排的,将另行发文通知。

(二)程序设计赛道

2024年1—3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规则,结合安徽省的特点,研讨比赛规则;

2024年3月底,发布比赛规程;

2024年4月,组委会面向参赛高校举办网络赛,各参赛学校组织校赛,选拔推荐优秀参赛选手;

2024年5月1日—10日,在比赛官网报名;

2024年5月24日—26日,举行现场决赛。如遇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竞赛安排的,将另行发文通知。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2024年4月7日-19日为网上报名时间,27日进行省赛初赛。各校选拔出参加省赛的队伍,并在竞赛官网报名;

2024年5月25日-26日,举行线下决赛。如遇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竞赛安排的,将另行发文通知。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2024年4月27日—30日,各校校赛选拔出参加省赛的队伍,在比赛官网报名(每个学校设定唯一联系人,提交盖章的推荐列表);

2024年5月1日—6日,A类项目作品提交;

2024年5月7日,B类项目线上资格赛;

2024年5月8日—17日,决赛资格评审;

2024年5月25日—26日,举行现场决赛。如遇其他原因需要调整竞赛安排的,将另行发文通知。

、竞赛赛题

(一)机器人赛道

1)RoboCup仿真2D比赛

2)RoboCup仿真3D比赛

3)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比赛

4)仿人机器人短跑比赛

5)仿人机器人障碍跑比赛

6)轮式机器人救援赛

7)机器视觉搬运赛

8)服务机器人比赛

9)足球机器人标准平台挑战赛

(二)程序设计赛道

比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命题。专家委员会参照但不限于下列知识点进行命题,一般10-12题,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

1)数据结构知识:包括基础数据结构(链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图、排序与检索等);树形结构(线段树,树状数组,字典树,伸展树,左偏树,动态树,lca&rmq,划分树,SBT等);字符串(kmp、AC自动机、后缀数组、最小表示法);其他(并查集、散列表、块状链表、双向链表)等。

2)基本算法知识:包括基础算法(枚举、贪心、递归、分治、递推、构造、模拟等);动态规划(简单dp、线性dp、树形dp、状态压缩dp、单调性优化等);搜索(dfs、bfs、记忆化搜索、优化与剪枝、双向搜索、A*、IDA*等)等。

3)图论:包括最短路径(单源、任意);生成树(prim、kruskal、度限制最小生成树、最优比率生成树、次小生成树、最小树形图、生成树的计数、树的划分和枚举);匹配问题(二分图的最大匹配、KM、2-SAT、同构);网络流(最大流、最小费用最大流、最小割模型、网络流规约);其他(拓扑排序、双连通分量、强连通分支及其缩点、图的割边与割点、最小环、欧拉路径、哈密顿路径、平面图、分层图思想、偶图)等。

4)数学:包括数论(素数和整除问题、进位制、同余模算术、整数因子分解、GCD、扩展欧几里得、求解模线性方程、中国余数定理、元素的幂);组合数学(加法和乘法原理、排列组合、递推关系和母函数、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置换群与Polya定理、MoBius反演、偏序关系理论);计算方法(二分法求解单调函数相关知识、三分法求解单峰(单谷)的极值、矩阵法、迭代逼近、高斯消元法、随机化算法、0/1分数规划);计算几何(判断线段相交、判断直线相交、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凸多边形面积&重心计算、求外接圆与内接圆、求凸包、最近点对问题、最远点对问题、点集或图形集合的最小覆盖圆、点集或图形集合的最小覆盖矩形、矩形的交与并、三角剖分等);其他(博弈论、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概率问题、多项式与快速傅里叶、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构造、猜想、归纳法、反证法等)。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竞赛试题由竞赛组委会征题,竞赛开幕式后由专家组长从安徽省机器人大赛组委会拟定题库中抽签选取,并由竞赛当日早晨8:00之前打印分发给竞赛选手,保证竞赛公平、公正。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1)A类项目的作品内容主题限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对象应在安徽省内(可参考https://upimg.baike.so.com/doc/ 4922549-5141707.html);作品技术主题限定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作品类别如下:

1)数字媒体开发应用涵盖:交互媒体软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终端(手机、平板、各类眼镜、其它嵌入式系统)应用、微信应用、桌面应用、HTML5网站;要求有媒体素材的获取为AIGC产出,或者本身即为AIGC工具并能为本次比赛内容主题产出有效结果。

2)数字媒体设计应用涵盖:非交互媒体设计作品,包括但不限于2D/3D静态设计(海报、绘本、文创等)、2D/3D数字动画、特效类视频(不包含纯实拍剪辑类视频);要求有媒体素材的获取为AIGC产出,但不能完全或直接使用AIGC产出参加比赛。

2)B类项目的赛题将在现场发布。赛题主要由以下2个任务组成:

任务一:“模型制作”。根据任务书提供的模型三视图,分析其造型特征,使用3ds Max/Maya/Blender软件进行建模、分UV、贴图制作,最终完成任务书要求的模型表现形式和效果。

任务二:“VR作品开发”。根据任务书的内容描述,在给定的场景框架下,使用Unity/IdeaVR/Unreal Engine引擎软件实现VR作品中场景搭建、特效制作、动画制作、交互设计,最终完成任务书要求的功能点。

、竞赛规则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参赛指导教师。

每一赛道,同一教师指导的队伍总数不得超过4支,学生参与比赛可以无指导教师。参赛学校最少不得少于2支队伍。

(一)机器人赛道

1)报名资格和要求

参赛人员必须是安徽省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每支参赛队由1-3名同学组成,设指导教师1-2名(也可以无指导教师);各高校每个竞赛子项目参赛队数不超过2支。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所有参赛队伍由各高校选拔上报,大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各参赛队在网上注册以后,每所学校指定1名领队负责报名(每所学校指定1名教师进行认证),由参赛学校领队对比赛队伍进行审核,参赛学校领队对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参赛指导老师、学生排序负责。最后同时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的意见(需签章)到赛事组委会。

所有参赛人员、指导教师、领队须签署大赛承诺书。

2)赛前准备

赛前拟开展机器人比赛规则研讨会,对比赛规则进行进一步解读,各参赛学校务必派出相关领队、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参加赛前的研讨培训,具体时间和方式由大赛组委会通知发布。各参赛队伍依据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比赛准备。

3)比赛期间

机器人类比赛参照全国赛比赛规则制定安徽省比赛规则(见附件2),比赛时按照各小项的比赛细则进行比赛。比赛期间也将举行机器人比赛论坛,进行相关技术研讨。

4)成绩公布

各子赛项竞赛结束后,竞技类比赛项目直接在赛场公布比赛成绩,打分类比赛项目在统计汇总分数后第一时间公布比赛成绩,全程接受仲裁委员会监督,并将结果提交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再次在高教网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二)程序设计赛道

1)报名资格

程序设计类比赛分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进行。参赛对象为安徽省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每支队伍含参赛队员不超过3名,指导教师1-2名(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岗教师)。每个参赛学校可以设1名领队。

指导教师必须保证所有队员符合本规则的规定。指导教师作为参赛队伍的代表,负责比赛活动中的联系工作。

参赛学校必须向竞赛组织委员会提交领队、指导教师和队员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并经学校教务部门或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盖章生效。经竞赛组委会审查通过后,参赛队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其中,领队、指导教师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等信息,各参赛学生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等信息。

参赛队员、报名队伍需要符合以下规则:

① 每支队伍参赛队员必须是未取得学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的正式在籍学生。

② 每支队伍参赛队员代表参赛单位参加本竞赛不得超过3次。

2)报名要求

① 队数要求:参赛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学校推荐的参赛队伍不超过2支。超过2支队伍的参赛名额产生方式如下:组委会根据参赛单位上一年度参赛成绩、参赛单位参加组委会组织的网络赛成绩以及参赛单位举办校赛的规模和水平等多种因素统一核定。

② 参赛资格确定: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

3)赛前准备

① 指导教师选拔出参赛队员,根据竞赛内容进行相关训练,队员需熟悉竞赛内容,积极训练;

② 参赛学生、指导教师需要签署竞赛承诺书,签字并由所在单位加盖公章,由领队统一报送竞赛组委会;

③ 采用现场比赛方式,每个参赛学校领队需要签署遵守比赛规则承诺书,签字并由所在单位盖章。

4)竞赛期间

竞赛中每队拥有1台计算机,竞赛命题10-12题,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

参赛队员可以携带诸如书、手册、程序清单等纸质参考资料。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可用计算机处理的软件或数据等电子资料(不允许任何私人携带的U盘、磁盘等存储介质或计算器)。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类型的通讯工具,包括无线电接收器、移动电话。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技术委员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谈;系统支持人员可以回答和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系统错误信息。

竞赛预定时间为5小时,但竞赛进行过程中,若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竞赛组委会可调整比赛时间长度,一旦比赛时间长度发生改变,将及时采用统一方式通告所有参赛队员。比赛过程中,选手若因上厕所等需要离开座位,必须征得裁判批准,且有裁判陪同。

当参赛队伍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时,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等,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5)成绩公布

比赛后由专家委员会按规则进行裁判,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出比赛成绩,全程接受仲裁委员会监督,并将结果提交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再次在高教网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1)报名资格和要求

安徽省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参赛各队队员必须由两名在校大学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两名,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编教师,每个参赛学校可派多支代表队参赛。设领队一名(可由指导教师兼任)。同一教师指导的队伍总数不得超过4支,其中作为第一指导教师不得超过2支。学生参与比赛可以无指导教师。

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由此产生的任何疑问应提交仲裁与监督委员会审议。

参赛学校必须提前通过竞赛网络报名系统报名,报名结束后打印系统一致的纸质报名表并核对信息签字盖章(学校教务处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盖章)扫描件发给组委会备案,不接受个人报名。

竞赛报到日交所在学校纸质报名表原件,工作人员核实身份证和学生证,并现场抽签确定竞赛场地和座位号,评测次序也以此抽签号为准。

2)赛前准备

竞赛A、B、C、D、E平台及材料由参赛队自带,进入赛场时,接受组委会组织的赛前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带入赛场。

3)比赛期间

参赛队必须在抽签号指定的位置就坐和操作指定的计算机。

在竞赛中,参赛队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硬件连接和软件编写调试,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组委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交谈,现场工作人员只能回答和处理与竞赛环境相关的问题

竞赛时间为4小时,结束前15分钟有相应提示。竞赛结束时间到,关闭计算机停止答题。参赛队员全部离开赛场在指定场地等待评测。

参赛队员在竞赛进行1小时后方可提交作品,并向工作人员示意,记下完成时间,签名后离开赛场。

参赛队员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取消其参赛资格。

4)成绩公布

竞赛结束后,由竞赛评测专家进行现场评测排序,由竞赛组委会进行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再次在高教网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1)报名资格

参赛对象为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本、专科及研究生),每一类分为本科组和高职组,以每一组参赛学生最高学历归类,报名时请注明;A类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3名,B类每支队伍成员须为2名,每个队伍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且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岗教师。本着鼓励优秀作品并兼顾普及公平的指导方针,每位指导老师指导队伍最多不超过2支,参赛学生参加队伍最多不超过2支,每个参赛学校按一定规则限额参赛,设学校联络人一名。

2)报名要求

 报名要求:本次比赛分为A类项目和B类项目,A类项目每个参赛学校限制队伍数为10个,B类项目不限制,但所有队伍必须通过学校内部审核并推荐。报名表必须有学校联络人的推荐并且加盖教务部门公章,如作品审核过程中发现类别错误或不符合要求,则驳回报名且该名额作废。学校推荐被驳回将影响下年比赛的参赛名额。

 作品提交要求A类作品由学校推荐后在竞赛官网上传的资料为报名表和作品或作品展示,总容量限制在50M以下。如果作品无法压缩到50M,或者是需要复杂运行环境配置的应用,可以制作3分钟介绍作品的视频。报名表需按要求详细说明参赛作品中主要的原创工作,数字媒体开发应用作品需提出在程序设计、算法设计、系统设计、内容设计上的特点,且必须明确描述AIGC部分的相关内容;数字媒体设计应用作品需要提出在数字表现形式、素材原创性、媒体软件、采集加工硬件使用上的特点,且必须明确指出AIGC素材的支持平台与制作方法。B类虚拟现实技能作品是在线上资格赛后按要求提交录制视频,并描述设计特色、交互优势、开发特点等。

③ 决赛时A类项目需提供源代码、源工程、素材文件的展示介绍,特别需要完全暴露出AIGC部分,最终呈现形式与报名时提交作品超过80%的吻合度,B类项目为现场参赛,按要求提交内容;另外所有队伍均需提交《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承诺书》签字原件或者PDF扫描件,所有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签名。

3)赛前准备

① 所有专家/裁判和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需签署承诺书。

② 开展赛事启动会与比赛内容讲解等宣传活动。B类项目将在3月底发布样题,并开展赛前培训;同时进行B类项目赛题开发,确定题库。

③各参赛学校需要在省赛报名之前组织校赛,并按省赛作品分类方式给出排名,要求以学校公示的比赛结果或者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学校推荐表作为依据,并于2024年4月30日前提交推荐列表到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技术委员会,由技术委员会与学校联络人确认最终推荐队伍和类别后,统一在竞赛网站进行报名。

④ 2024年5月6日前,A类项目的参赛队伍将完善的作品按要求方式统一提交,等待决赛资格评审。

⑤ B类项目由技术委员会于5月7日组织线上资格赛。比赛与决赛形式一致,在四个小时内,完成规定任务,最终按要求提交完成作品的录制视频和要求截图。整个过程由技术委员会进行线上监督。

⑥ 所有参赛学生需认真研究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竞赛方案及主题指南,认真准备和组织材料。

4)竞赛期间

资格评审采用网评的方式进行。评选过程按应用作品、设计作品和技能作品分别从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三位相关方向的专家进行评分,取平均值排序;全过程不出现参赛学校、学生和老师姓名,且排除人工干预的影响。最终由技术委员会确定参加现场决赛的队伍名单,进行发布。

网评专家的选取规则为:依据自愿性原则,在安徽省数字媒体高校联盟的专家库中征集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建筑学及其它相关专业专家,构成本次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作品的评审专家组。网评专家由系统自动选择并分配作品。

B类参赛队伍自行准备电脑,技术委员会将在赛前组织培训,指导参赛队员进行必要的软件和资料的安装与调试。技术委员会对B类比赛的题库进行审核,并进行抽题。B类参赛队伍需从两道赛题中抽签选择一道进行比赛,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结果。

决赛阶段,A类项目参赛队伍进行作品线上展示与答辩,专家集中现场点评打分,综合考察参赛作品主题、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与特色、作品呈现与答辩效果,确定作品成绩;B类项目现场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专家根据任务完成程度、设计实现部分、最终展示效果,确定作品成绩。现场评分将分成几个组同时进行,分组方案由组委会制定,但组委会不决定各组答辩顺序,各组的答辩顺序将在抽签仪式中抽签决定。决赛现场评审专家由来自不同专业、学校和企业的专家组成,由组委会从专家库中选取并联系确认,并交由大赛监督组确认。

A类项目所有参加决赛的队伍必须参加线上答辩,答辩时参赛队员需要全部到场,否则将无法获奖。答辩前参赛队员需向各组的秘书出示身份证或学生证以确认自己身份。每个队答辩环节6分钟,专家提问回答环节6分钟。在答辩时,参赛队需要向评审专家说明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主旨内容、作品实现技术、AIGC部分、其它特色等内容;根据答辩需要,允许答辩队伍通过手机、实物等方式辅助展示作品。答辩现场在答辩过程中对外封闭,待答辩的队伍等待秘书通知后再进入线上会议室。

5)成绩公布

资格赛的成绩由网评专家进行打分评定,根据分数对作品进行排序后公布排名,A类项目不超过报名有效作品的60%获奖,不超过30%的队伍参加决赛决出一、二等奖,B类项目不超过40支队伍参加决赛获奖。

决赛成绩由评审专家现场给出。根据作品分数的高低,对作品进行排序,全程接受仲裁委员会监督。同时现场对作品的成绩进行公布,并将结果提交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再次在高教网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获奖名单,颁发竞赛获奖证书。

、竞赛环境

(一)机器人赛道

具体各子项目的布置图由最后的设计确定,每个子项目的比赛电脑配置、场地器材见后续各子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其中RoboCup仿真2D和RoboCup仿真3D比赛项目视报名情况决定是采用线下或者线上比赛模式。目前规则给出的是线下模式。

(二)程序设计赛道

竞赛场地为承办高校机房(现场赛)。

竞赛语言: C/C++、Java。C/C++环境采用Dev C++或CodeBlocks,Java语言环境采用Java集成开发环境,如Eclipse。

每支队伍使用1台计算机,所有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规格配置完全相同。竞赛中使用的语言软件版本必须是已经发行的版本。竞赛承办者在竞赛中应该向参赛队伍提供足够的磁盘空间。其他有关细节,如存储器和硬盘配置、软件版本、打印机信息在队伍报到时公布。

竞赛裁判由裁判软件进行自动判定,所有竞赛队的裁判机运行环境完全一致。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本次初赛操作细则另行通知(可参照2022年竞赛形式);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组委会、专家组设在合肥工业大学。

参赛队员根据竞赛要求,使用指定的竞赛用电脑和竞赛平台,竞赛用电脑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软件和驱动。初赛使用的平台和模块由各参赛队伍自带,决赛采用统一的竞赛平台,由参赛队伍自带或者联系技术主持单位提供。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A类比赛每一组学生在赛前提交作品材料。B类比赛使用参赛选手自带的电脑设备,提前进行必要的软件和资料的安装与调试。每一组学生使用2台电脑,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现场发布的题目并进行展示。以下为B类比赛所需软件环境:

序号

软件名称及版本要求

1

操作系统Windows 64位

2

截屏工具、输入法、PDF阅读器

3

3DsMax 2020

4

Maya 2020

5

Blender 2.93

6

Unity3D 2020.3.26

7

IdeaXR

8

Unreal Engine 4.27.2

决赛采取现场答辩与展示的形式,答辩将分成几个组同时进行。每组有2名答辩秘书、5名专家和1名技术委员会成员,并在支持电脑投影的独立多媒体会议室进行。公共电脑中已存放提前收集的各比赛小组提交材料。参加答辩的小组等候秘书叫号进入房间答辩,答辩完成即离开。

、成绩评定

(一)机器人赛道

机器人赛道各子项目的详细规则和评分标准参照全国机器人比赛标准制定,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程序设计赛道

1)评分标准

比赛包含若干道试题,每道试题会设置若干测试点,每个测试点赋予一定的分数,题目所有测试点分值之和为100。选手代码提交后按照测试点进行评判,并按照测试点给分,每个测试点通过即得到相应的分数,否则该测试点得分为0分,该题的最终得分由代码通过的测试点得分之和构成。每道题目允许多次提交,系统取该道试题的最高得分作为该题的最终分数。

竞赛裁判主要负责判定解答提交是否正确,竞赛裁判、裁判长、竞赛技术委员会主席根据参赛队伍比赛结果协商后确定获胜队伍,并报竞赛组委会审核发布。

参赛队员有权利通过提交解释请求,针对试题描述中的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提问。如果裁判确认试题中确实存在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将会通告所有参赛队伍进行声明或更正。

2)评分方法

参赛队伍根据解题总得分进行排名,总分相同的参赛队根据总用时从小到大进行排名。总用时由每道解答正确的试题的用时总和构成。每道试题用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记时。

为了保持赛场的紧张气氛,在比赛结束前1小时,会停止对于竞赛结果的公告信息,但对于运行的判决结果仍将及时通知其提交队伍。

请特别注意本条规则(非常重要):参赛队的队号在竞赛前由组委会随机产生,这个队号在竞赛平台系统中使用。队号与参赛学校名称的对应关系在竞赛过程中不对裁判公布。竞赛技术委员会负责在竞赛开始后60分钟将队号与参赛学校的对应关系公布在显著的位置。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1)评分标准

各平台评分标准,竞赛当日由现场评测专家组根据选定赛题内容共同拟定,并统一评测办法。

2)评分方法

评测时,每组安排一名参赛队员现场演示作品。专家首先观看参赛队员作品演示,判定是否完成题目各项功能要求,并根据评分标准项,逐条打分,直至评分标准最后一项。

观看硬件搭建情况(整洁、合理等),给参赛队员口头评价。

参赛队伍所在学校的评测专家采用回避方式,不得参加本学校参赛队伍的打分评测工作。

对违反竞赛规程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1)评分标准

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决赛根据队伍类别和数量分多组进行评审,每组邀请5名省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评审。5名专家涵盖至少3个专业,来自5个不同单位,且包含1-2名企业单位专家。

每件作品的最终成绩计算方法:取 5位专家平均分。

2)评分方法

① A类评分方案

参赛作品必须是在举办年度完成的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必须是作品的主要完成者,已发表或已参加校外其他同类型比赛并已获奖的作品,即使经过修改,也不得参加本赛事。

数字媒体开发应用作品具体评分标准

作品主题

30分)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5分)

内容符合比赛主题,且目标对象为安徽省范围内。(20分)

内容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5分)

作品效果

20分)

整体风格一致,且适合所表达内容(10分)

画面布局合理,色彩协调,视觉感受美观(5分)

声音大小适中,切入准确,声音画面配合(5分)

技术指标(30分)

程序运行稳定流畅(10分)

交互设计合理/算法响应速度快(10分)

使用恰当的编程技术带来创作效率或者艺术效果上的提升(10分)

AIGC部分

20分)

作品中有AIGC部分(5分)

所使用AIGC的难度以及对作品的支撑度(15分)

数字媒体设计应用作品具体评分标准

作品主题

30分)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5分)

内容符合比赛主题,且目标对象为安徽省范围内。(20分)

内容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5分)

作品效果

30分)

作品的色彩方案与表达(10分)

作品的空间方案与表达(10分)

作品的整体感染力与观赏度(10分)

技术指标

20分)

作品中媒体元素属于自己创作的程度(10分)

使用超过三种及以上的媒体创作类软件(5分)

使用恰当的操作技巧带来创作效率或者艺术效果上的提升(5分)

AIGC部分

20分)

作品中有AIGC部分(5分)

所使用AIGC的难度以及对作品的支撑度(15分)

② B类评分方案

按照比赛任务,设置每个环节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评价标准,以技能考核为主,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各子项得分,对选手技能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判。

考核点

三维建模

20分)

UV贴图

20分)

场景美术

20分)

特效动画

20分)

交互功能

20分)

17分-20分

完全实现功能,展示效果完全正确,体现创作思考

13分-16分

基本实现功能,展示效果基本正确,有创作思考

6分-12分

部分实现功能,部分效果可以展示,无创作思考

0分-5分

功能实现少或者没有实现,效果展示欠佳

、奖项设定

(一)机器人赛道

以各竞赛子项目报名参加省赛阶段的参赛队伍数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不超过基数30%减去一等奖名额)、三等奖(不超过基数60%减去一、二等奖名额)。

同时,根据各参赛学校及个人对本次竞赛工作的贡献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个人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二)程序设计赛道

本科组、高职高专组分组设奖方式进行,奖项设置以报名参加省赛各组别有效队伍数量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30%减去一等奖名额)、三等奖(不超过基数60%减去一、二等奖名额)。每个学校评比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一等奖每校不超过三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名额不限。

同时,根据各参赛学校及个人对本次竞赛工作的贡献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个人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奖项设置以各组别决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评选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30%减去一等奖名额)、三等奖(不超过基数60%减去一、二等奖名额)。每个学校评比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一等奖A平台每校不超过三队,B、C、D、E平台每校不超过二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名额不限。其中本科组与专科组分开评奖,竞赛A、B、C、D、E平台单独评奖。

初赛按照上述办法,评选出35%推荐决赛参赛队,25%三等奖推荐队(不参加决赛),结果报送竞赛技术委员会审核。

同时,根据各参赛学校及个人对本次竞赛工作的贡献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个人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根据有效参赛作品的数量设置奖项,各级别奖项比例如下:

所有类别都设置本科组和高职组。奖项设置以各组别有效参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30%减去一等奖名额)、三等奖(不超过基数60%减去一、二等奖名额)。

同时,根据各参赛学校及个人对本次竞赛工作的贡献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个人奖,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大赛秘书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师生、专家评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参赛学校要为前往参赛的师生购买人身安全保险。

1)比赛环境

大赛秘书处在赛前组织专人对竞赛现场、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大赛秘书处提供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严格控制与参赛无关的易燃易爆以及各类危险品进入竞赛现场。

2)生活条件

比赛期间,大赛秘书处保障参赛师生、专家评委及工作人员的饮食卫生安全。

3)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大赛秘书处,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大赛秘书处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上报大赛组委会。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大赛组委会决定。

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要求,参赛人员要遵守基本行为准则,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

4)处罚措施

参赛队伍有干扰比赛和违反赛事安全的行为,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已取得成绩者,成绩无效并取消其获奖资格。造成恶劣影响的参赛队伍所在学校将禁止参加下一年度的比赛。

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追究责任。

、竞赛须知

(一)机器人赛道

1)参赛队伍须知

指导教师提前熟悉竞赛规程,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及领队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领队负责做好本校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校的参赛组织和联络工作,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

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只有领队才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参赛选手须知

各参赛选手务必在赛事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3)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做好在线比赛平台的调试工作,引导参赛选手进入相关比赛直播现场开展比赛。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二)程序设计赛道

1)参赛队伍、参赛指导教师、领队须知

各参赛队需凭参赛证件进入比赛现场;

各参赛队在现场注册时需要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以上单位的推荐意见(需签章);参赛学校领队对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参赛指导老师、学生排序负责。

指导教师提前熟悉竞赛规程,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及领队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

领队负责做好本校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校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的联络,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

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只有领队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参赛选手须知

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竞赛语言为C/C++、Java。

每支队伍使用1台计算机,所有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规格配置完全相同。竞赛中使用的语言软件版本是已经发行的版本。

竞赛承办者在竞赛中应该向参赛队伍提供足够的磁盘空间。其他有关细节,如存储器和硬盘配置、软件版本等信息在队伍报到时公布。

竞赛系统采用第三方提供的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平台网址比赛前向各参赛队公布。

3)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

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赛道

1)参赛队须知

参赛队必须在抽签号指定的位置就坐和操作指定的计算机;在竞赛中,参赛队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硬件连接和软件编写调试,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组委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交谈,现场工作人员只能回答和处理与平台系统相关的问题;竞赛时间为4小时。竞赛结束时间到,关闭计算机停止答题。参赛队员全部离开赛场在指定场地等待评测;参赛队员在竞赛进行1小时后方可提交作品,并向工作人员示意,记下完成时间,签名后离开赛场;参赛队员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取消其参赛资格。

特别要注意:参赛学生只能携带诸如书、手册等纸质参考资料,不能携带U盘、软件、手机、智能设备及电子档案材料,违者取消参赛资格。

2)指导教师须知

指导教师应客观公正,正确引导参赛学生;针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指导教师应保持冷静,客观分析,不要干扰或影响其他竞赛队;指导教师在学生竞赛期间,不得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3)参赛选手须知

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则,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管理;对于竞赛过程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反馈,不要影响其他组竞赛;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只能携带诸如书、手册等纸质参考资料,不得携带与竞赛相关电子版材料或者在竞赛作品上标识相关标记;比赛开始后1小时后方可提交竞赛作品,参赛选手应提前15分钟等候进入赛场,迟到15分钟禁止入场参赛;参赛选手在赛场,不得为其他参赛队提供解释或者技术支持,违者双方参赛队以0分处理。

4)工作人员(志愿者)须知

竞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组委会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原则,不得随意与参赛队员交谈或提示;工作人员发现参赛队员有作弊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取证向竞赛组委会反馈;工作人员要积极服务各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为参赛队员和指导教师提供良好的竞赛氛围和便利。

(四)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道

1)参赛队须知

提前熟悉竞赛规程,负责做好本参赛队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参赛队的参赛组织和联络工作;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

2)指导教师须知

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操作任何工具和设备,不得现场书写、传递任何资料给参赛选手,不得现场指导参赛选手;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

3)参赛选手须知

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各项内容,提供个人真实身份证明,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和具体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参赛选手答辩后应立即离开比赛现场,不得以任何借口在赛场逗留;参赛选手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不得私自公开竞赛的相关情况和资料;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须主动配合裁判的工作,服从裁判安排,如果对竞赛的裁决有异议,须通过领队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

4)工作人员须知

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全体工作人员要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同时,要安排好领队、指导教师休息及食宿;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申诉与仲裁

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申诉学校领队可在竞赛结束1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书应包括申诉原因、申诉诉求、申诉团队等内容,并由申诉团队相关参赛队员、指导教师和领队签字。

组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委托裁判根据比赛规则,针对申诉内容,给出相应的裁决依据,仲裁请求和裁决依据2份材料一起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依据比赛规范、规则以及裁判给出的裁决依据对比赛结果进行仲裁。该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四、官方网址

http://www.ahjsjjy.com